查看原文
其他

一句话改变全天效率

辉哥奇谭 辉哥奇谭 2021-03-14


人生很奇妙,我们可能会不经意看到或听到一句话,对自己产生很大的启发,进而选择改变自己的行动,得到不同的结果。

最近对我有很大启发的一句话是:

 人生不是一次马拉松,而是无数个短跑的集合

这句话来自于《精力管理》中的一个表格,给了我极大的启发。让我做出最大改变的是,我可以用它改变每一天的时间安排和工作节奏。

以前,我在每天早晨的自由时间也会做类似的安排,即安排1 - 2个番茄钟,白天的其他时间不安排。

这里简单说一下,番茄钟是一种时间管理的方法,它的要义是把时间以25分钟为单位,分成不同的时间段。在每个时间段内,心无旁骛只做一件事情。25分钟时间到的时候,起身休息五分钟,然后再开始下一个25分钟。

我一开始只用番茄钟写作,我曾经尝试用这个工具做更多的事情,但是没有成功。阅读《精力管理》的时候,这句话又重新启发我,我可以再次尝试一下,全天是否有可能安排多个冲刺跑,也就是对应多个番茄钟。

我最近几天试了一下,效果非常好。我每天都会安排多个 25 分钟左右的短跑冲刺,冲刺期间,我心无旁骛只做一件事情,这让我每天有更多的时间产生了意义感。而在这些短跑冲刺期间,我的精力因为高度集中,所以效率提升很快,精神愉悦感也很强。

这样相当于我每天有多个短跑冲刺,即多个番茄钟,能以极高的效率产生更多的意义。

比如,我早晨的第一件事情是读书,我会先设置一个25分钟的倒计时快速阅读,25分钟倒计时到了之后,这本书还没有看完,我会继续再设置一个重复的闹钟继续读25分钟,接下来可能会变成写作时间 → 学习时间 → 会议时间 ……

当然,会议时间是和大家在一起,并不是自己设了一个倒计时闹钟。但我能确保在会议期间,全心全意只做和会议相关的事情,不做其他事情,我会要求所有人和我一起放下手机和电脑,一起专心开会,快速把会开完。

我用这种方法彻底改变了最近的工作节奏。以前,我早晨的效率比较高,到下午会比较困,效率会变得比较低。现在,用了这样一个方法,结合每天的日报,我的每日产出都要好很多,每天下班离开公司的时候,自我满足度都很高,我的精神也很愉悦,也不觉得那么困。

注意:这个方法在实施的时候有几个要点 ——

第一,每天的时间最好能分成几个固定的时段。

比如,我早晨的第一件事情是阅读,到公司的第一件事情是做好当日规划,午饭后第一件事情可能也是阅读,下班前最后一件事情是写日报。

大家可以尝试把自己的每一天大概分成几个相对比较固定的时段,在这些固定的时段,去安排相对固定的番茄钟或者短跑冲刺,效果都要好很多。

第二,主动休息。

以前,我每天中午饭后会休息12分钟。现在,每隔两三个小时,我就会主动休息一片刻。

我在看完《精力管理》之后发现,休息本身是有意义的,而且最好是主动休息,而不是等困了之后再休息,这和喝水的道理是一样的,不要等口渴再去喝水。

第三,每一个时段只能做一件事情。

千万不要安排太多的事情,某个时段定了做什么就做什么,不要有太多的私心杂念。如果这个时段,你没有完成这件事情,可以再重复一个番茄钟,如果完成提前完成了,可以休息一会,再开始下一个番茄钟。

第四,一定要设置倒计时闹钟。

我的习惯是用 Apple Watch 设置 25 分钟左右的倒计时。倒计时的含义远远超过提醒,它能让你充分地紧张起来。心中有一个 timer(计时器),可以告诉你时间正在流逝。

当然,你在工作过程中,不用惦记时间的流逝,试着沉浸其中,或许你会很快进入心流的状态,这是一种特别好的感觉。

第五,让你身边的同事、家人、朋友了解你的工作习惯,他们的了解和支持至关重要。

比如我在公司会和身边同事讲,最近25分钟自己会闭关,没有其他事情可以不打扰我。当然,我是错开了会议,和其他的一些事情。

当大家了解我的习惯时,他们也不会在这个时间打扰我。我们会定好什么时间一起来讨论,这样大家的效率都会比较高。

以上就是一句话对我的启发,希望你也可以尝试一下,让自己的每一天多几个短跑,多几个番茄钟。

人生不是一次马拉松,而是无数个短跑的集合。


PS. 我最近计划在知识星球讲「收入的三种层次」这个话题,与以前的微信文章中写过的「三种收入」相承接。我之所以要深入讲这个话题的原因是发现很多人没有真正理解这「三种收入」对应的是三种不同的层次,对应的是三种根本不同的商业模式,也对应着不同的数学公式和增长曲线。不理解到这一点,根本无法理解「三种收入」的必要性,也无法用正确的方式去获得三种收入。


为了取得更好的听讲效果,请感兴趣的辉友务必事先做一个练习,包含如下几个步骤,可以在辉哥奇谭知识星球上与大家分享。

  1. 请画出自己的预期收入变化曲线,从20-60岁。

  2. 请在同一张纸上画出自己的财富水平曲线,从20-80岁。

  3. 自己理想中人生总财富应该是多少?与第二步中估算的总值差距是多少?




参考文章:

为何「限时完成」反而效率高?

关于「效率」的碎片化思考


前一篇文章:加班是为了不加班

12 / 365

发掘你的10倍成长潜力,与数千位一见如故的「辉友」同行,来辉哥的知识星球。如果你今天加入了,请在今天微信评论区告诉我你加入的原因,你对知识星球的期待,你自己希望通过加入知识星球实现的愿望。这些反馈会帮助我更好的理解你,帮助你。

即刻加入,请点击阅读原文。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